阅读历史 |

明月清风(26)二更(明月清风(26)桐桐也知...)(1 / 2)

加入书签

明月清风(26)

桐桐也知道这事它不靠谱!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任何机巧的法子都不可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是得沉下心来!

但沉下心不等于什么都不做,那个田监事隔三差五的从后门进出,林雨桐这边收礼的资料越来越多。她分门别类的给列档案, 都别急, 有跟你们算账的时候。

而锦衣卫有护卫常驻府里,刘侨每天必来报道。四爷叫刘侨挑人, 必须得是亲信。这些人奉命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往各地去,更加详细的搜集个藩王的资料。知己知彼才好动,资料不怕细, 就怕不细。

钱财更是不惜, 只要确实得用,现在给不了别的, 但是钱财是不能少的。

在外人看来,四爷就是在守孝。锦衣卫这事,朝上的大人管不着,人家怎么监管都不关他们的事。事实上, 他们也忙着呢,压根也顾不上这个人了。

辽东吃了那么大败仗, 可以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谁不是焦头烂额?

越是吃了败仗,越是得需要辽饷。兵将再不安抚,人心就散了。

先是紧急的调拨了三十六万两税银,这个数目实在是太少了。怎么办呢?皇上就说把宫里的开支都添到里面, 看看再筹集哪里的钱一起给送到辽东。

这个‘哪里的钱’能是哪里的钱呢?皇上的意思是说,你们看, 我把宫里的日常开销的拿了,那你们就把各个衙门的小金库都拿出来, 先凑凑吧!

但这个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各位心思机巧的大人们没听到呢还是没能理解,反正最后就是把那三十六万和宫里的开支给送去辽东做饷银了。

四爷在书房,王成把朝上的消息整理好送了进来,“而今辽东等地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经费,这不是小数目!补充兵马重要,军械军备重要,但是,对于阵亡将士的抚恤,我却觉得当为重中之重。王爷,这是兵部尚书黄嘉善今儿才递给皇爷的折子……”

四爷伸手拿过来瞧了,然后在一本册子上添上了黄嘉善的名字。

林雨桐过去瞥了一眼,这份折子为的正是辽饷的事。王成之前说的事,他的折子上有更详细的陈述,且他给出了解决辽饷的法子。她细致的再看了一遍,“此乃老成持重之言呀!”

眼力不错!但却不记得水师黄嘉善是吧?此人也是一位名臣!老爷子今年得有七十了吧,为辽东的战事把此人给招回来做了兵部尚书。

此人的才干,果然是了得!

“这是把上上下下能动用的银子都调度了!”林雨桐忧的是,“真能调的出来吗?”

那这得看谁调了:这位黄尚书,调的动。

桐桐读史书,从来都是囫囵个的。因此他就解释:“这位黄老先生可了不得,他是进士出身,出仕的时候正是张居正改革之时。对张居正的改革支持的很,执行的也很彻底。之后,弃文从戎,受命于危难,驻防边关二十年,威震宁夏。二十年边关安稳,不仅于战事上有建树,关键是边务极为娴熟。安民保境,开边贸防冲突,于民休养。而今一品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大明若不是这样的官员层出不穷,早完蛋了。瞧瞧,关键的时候,还是这样的臣子靠的住。

可惜,老人家年纪大了,能撑几年还不知道呢。但此人执掌兵部,就如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将着摇摇晃晃不知道局势又给稳住了。

王成的脸上也不由的带上几分怆然,他收拾了情绪,才又道:“对了,今儿有一兵部员外郎,叫王元雅的,递了一份帖子来。之前我没在意,刚才整理的时候发现他的帖子里夹了一份条陈……”说着就从袖子里拿出来,递过来。

四爷接到手里扫了一眼,就明白了,“明儿就人给他带个话,就说他的意思我知道,我明儿进宫见了皇爷会问一声的,有了答复就告诉他。”说完又叮嘱了一句:“见了人家要客气些,不可倨傲。”

是!

四爷拿着这个条陈看了又看,而后到底是放到一边了,“此人之前给宫里上了折子,献策,但是宫里一直没给回复。他的一些想法没问题,只是此人不会做官,不会选时机。他的六策里,第一条就是严责成。刚好,朝中都在说要给杨镐议罪的时候,他夹在其中上了献策的折子。于是,他的折子便是能批复,可那个时候也没法批复。”

林雨桐拿着条陈看了,“他提的督粮草、核战车……这些其实可行性是挺高的。”

嗯!四爷又把此人的名字写在小本本上,但也有符号标注。表明这个人呀,不会做官,但是会做事。只要做事就行,会不会做官,这个真不打紧。但这个人确实得留意,要不然他可能会熬死在某个位置上都出不了头的。上官不提,上面的人要把此人给忘了,可就被埋没了。

既然应承了,四爷就得进宫去问问。

结果万历帝朝东边指了指,“看见了吗?那个书架上……留下的折子都是给你父亲留下的,他将来得办……”

那么放着太子一登基就要办的事,也有太子一提携就能给他效死力的人。

四爷看看眼前的万历帝,跟去年比,消瘦许多了。头发花白了,这猛的一瘦,皮肤松弛耷拉了下来,越发显得老相。他此时就是个行将就木的老者,随时都在等待死亡的来临。

这个时候了,四爷该说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

他再没多提就直接出宫了,属于万历皇帝的日子,确实是不多了。

这一点陈距最知道了,皇爷胃口几乎是没有了,一天好几碗药的喝着,偏还不能叫人知道。去年还能用召见妃嫔糊弄事,现在,怕人多嘴杂泄露了消息,便只能叫郑贵妃‘侍寝’,用来糊弄外面的大臣。

这个时候,不能叫人知道他身子不好了。

陈距扶着皇爷坐起来,这才道:“您得撑住呀!简王遇到母丧,这一耽搁……怕是耽搁不少事。”

万历帝指了指最高处那个格子,“去取匣子来。”

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