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娇宦 > 第620章 阿卿唠与韦一清相遇,鹤知意搬走

第620章 阿卿唠与韦一清相遇,鹤知意搬走(1/2)

目录

做暗门子生意的人,最拿手的就是对长安城里各大世家的小公子、小娘子格外的熟悉。

两人见到马车的那一刻,心中还有些侥幸,也许韦公子并不在里面,确实如此,如果是按照往常的习惯,这么一大早,韦公子应该在打坐,但是今天就是这么巧。

两人赶紧把怀里的小娘子往韦一清身上一扔,转身就跑。

朵兮立马站了起来,这点迷香根本不会对她有任何伤害,她本想等到了地方,再跟两个恶人算账,没想到半途遇到了好人。

阿卿唠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本就在桌子上趴着睡了好久,手脚已经麻了,此时就直直地往韦一清身上倒了过去。

韦一清那双满目慈悲的桃花眼跟阿卿唠惊慌失措的凤眼,就这样对视上了。

温软在怀,韦一清第一次感受到了心脏声在耳边响起。

他喉间一动,声音低沉:“小娘子,你...你...没事吧?”

阿卿唠心脏剧烈的跳动惹得身上的银饰都在无风自动,她赶忙抬起手用力按住胸口,留给韦一清一个侧脸,声音如同山间叫声清脆的鸟儿:“多谢,我没事。”

阿卿唠想要挣脱开他的怀抱,韦一清的手却纹丝不动。

他一点也不想放开。

韦一清以往只要对小娘子有些心动就会五脏六腑疼得难受,更别说有身体接触。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小娘子的身体,这般柔软馨香。

“你...你先放开我。”阿卿唠感受到他手掌传出来的温热,双颊微红,凤眼不敢看他,说话都开始结巴了。

“哦。”韦一清赶忙松开她。

阿卿唠舒了一口气。

车夫赶紧护住韦一清,上下打量着他,焦急地问道:“韦爷,你没事吧?身体可有不适?”

朵兮跟阿卿唠均是一脸震惊,长安城里关于韦家韦一清最多的传说,便是他不近女色。

韦一清这时才反应过来,意识到此时他的五脏六腑非但没有任何不适,反而一心想要跟眼前这个年轻的苗女亲近一下。

他为自己内心想法感觉到羞愧,摇了摇头,回到了马车上,万字符的帘子迟迟没有放下:“小娘子,在下韦一清,不知道怎么称呼?”

阿卿唠转身,低着头,头上的银饰垂在额头,声音温婉:“阿卿唠。”

朵兮作为阿卿唠的长辈,此时站到阿卿唠身前:“多谢韦公子帮忙,这几天如果有时间,我们会亲自登门拜访。”

韦一清点了点头,示意车夫可以走了。

万字符的帘子放下,韦一清捻动手中佛珠,心中那份悸动依旧还在,他年少时,每每动情,五脏六腑都会有被啃噬般密密麻麻的疼,家人总是对他的病避而不谈,只是说,他出生时,有高人预言只有他的真命天女出现,才会结束这种动情之苦,在那之前多到寺庙修行即可。

阿卿唠捂着胸口,看着远去的马车。

朵兮轻轻开口:“你感受到了,是吧?”

阿卿唠点头:“他身上有我的情蛊。”

朵兮笑了,苗族当年知情的人都慢慢故去,她们得到的消息是中情蛊的人是长安城的贵公子,从他们打探来的消息,她们一直以为是唐钊,毕竟唐钊不近女色的传言太多,让他们误解了。

排除了唐钊的可能以后,她们迟迟没能找到身中情蛊之人,阿卿唠有一次去青山寺时,曾经隐隐有感觉,但最终也是无功而返。

没想到今天倒是因祸得福,找到了阿卿唠的真命天子。

朵兮:“想不到是个温顺柔和之人,你娘一直担心,世家贵族的孩子,很容易长偏,今天一看倒是一表人才,一身正气,而且长相居然跟唐王爷不相上下。”

阿卿唠红着脸:“朵兮,你自从跟鞠神医私定终生之后,说话愈发豪放了。”

朵兮笑道:“我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实话,怎么?大实话还不让人说了?”

阿卿唠修红了脸和脖子,跺脚,转身:“不理你了。”

朵兮追赶着阿卿唠的脚步:“你别跑呀,今天准备些谢礼,咱们明天给韦家递拜帖。他刚才救了你,我们无以为报,干脆以身相许吧。”

“朵兮,你就会打趣我。”

两个苗女,身上叮当作响,在晨曦的薄雾里,追逐打闹,如果细看,就能看到两人身旁有无数飞虫舞动着翅膀撒欢。

夏日太阳升起得格外的早。

“知意、睿儿,我有话跟你们说。”

老槐树下的小院,那对老夫妻见母女俩可怜,把他们收留在小院住下,没想到一大早老两口便一脸为难地叫住了鹤知意。

鹤知意正要去做早食,她们娘俩住进小院,老两口分文不取,她自然要多做些家务。

“大娘,您说。”鹤知意利落地从水井里提出两桶水,把水缸盛满,又从小院的菜田里摘了几棵青菜,一会就做一个青菜粥。

大娘叹了一口气:“知意,你也知道,我们两口子只是在这里给人看院子。”

鹤知意听到大娘的话,放下了手里的活。

“昨天我接到主家的消息,说是这几日就要回来小住几日,你看...”大娘为难地看了一眼鹤知意。

鹤知意笑着说:“我知道了,这段时间多谢大娘大爷的收留,一会我就跟睿儿收拾一下,搬出去。”

阿娘拉住鹤知意的手,塞到她手里几串铜板:“你先找个地方住几天,主家回来也住不了几天,等他走了,你们再回来!”

鹤知意赶忙推辞:“大娘,我们能在这里住这么久,已经很感谢了,怎么能要你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