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714章 也是有故事的人呐

第714章 也是有故事的人呐(2/2)

目录

仿佛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陆续有好些人到助学金项目处捐献家产。

这些人会这么做,主要是有个大前提,只要不说出收受的贿赂是谁给的,就没法定他们的受贿罪名。

而港城此时还没有立法‘财产来源不明罪’,他们只是财富与官职收入不相称。无罪!

比如原来受贿收入400来万港元,多年的工资只有20来万,5倍的话还能保留100万,即使交出300来万,生活照样很富足。

更何况,他们可以先交出一小部分看看风向。

很多随大流收钱的人,本来就是胆小怕事的人,他们不想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搏命是符合逻辑的。

至于港府会去处分这些人,那就更不可能了,没捐钱的人屁股更不干净,都是窝案,谁还不知道谁啊!

京城。

轧钢厂保卫科科长办公室。

范家文有点怀疑蔚主任是被李科长打了一顿,蔚主任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敢说。

不过范家文也没有多嘴探问,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据人事科的档案资料,于顺坤是50年从津城那里调过来的。”

“10多年来一贯表现良好,无不良表现,也没有请假或者出差去外地的经历,还曾经获得过劳动竞赛的表彰。”

李铭皱眉道:“意思是说,我们要去津城那里才能查清楚了。”

范家文回话道:“是的。于顺坤解放前的经历都在津城。”

“我们发函过去要津城那里启动调查的话,有打草惊蛇的可能性。最好是我们自己可以派人去。”

李铭郁闷的说道:“厂里本来就没有人,还要派人去津城,这都什么破事。”

范家文来之前已经想好了预案,“海淀火腿肠分厂那里占用了我们大量的人力。”

“要不从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分别抽调一两个人去津城?”

李铭点点头,“只能这样了。”

“一个分厂抽一个人,组成调查小组去津城查清楚这个事。”

范家文补充道:“从分厂调人也很好,总厂这里没有少掉人,不会有暴露的风险。”

李铭没有多耽搁,拿起电话打给了一分厂,“王铁志副科长吗?”

“现在有一个十分重要任务要交给你,你过来总厂一趟。”

保卫组李副组长有权给分厂的保卫科下命令布置任务,这两天他的事情比较多,也就安排手下人去做事。

比如港城的小手尾。

倒计时最后一天,李铭又把原来的总探长林刚、雷总探长那找来的账本节选了一部分让报社公布出去。

被曝光的几位全是英国佬,并且追加威胁了已经调回瑛国本土的人员。

港城这下是真的彻底沸腾了。

被警务处长骂得狗血淋头的雷总探长反而放下了心理包袱,之前一直提心吊胆账本的事情会曝光,真曝光了好像也就那样。

果然是要多拖一些人下水,自己才能更安全一些,小命是保住了。

“港督已经发表了电视、电台讲话,呼吁‘神秘人’把账本交出来,港府一定会依法惩处贪腐人员。”

“瑛国人的正治处也浮出了台面,在明面上开始调查了。”

“我是肯定跑不了了。在座的各位同仁,往日可能有些小恩怨,现在是做抉择的时候,也就不要互相拖后腿了。”

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静静的听雷总探长的诀别之言。

港城有死刑,但是从1966年底开始没有执行了,雷总探长的诀别是要去坐监牢了。

账本曝光,雷总探长的行贿受贿是坐实了,不说‘神秘人’的追杀,就是想跑也已经来不及了。

至于其他人嘛,‘神秘人’只提出了要退5倍以外的赃款,并没有要求绳之以法。

港城总是需要有人帮忙管理的,很可能交出了赃款就没事了。

不仅仅警队,其他诸如营建部门、卫生部门之类的公务人员都在琢磨该怎么渡过这一难关。

中环。

联邦大厦。

星辰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娄晓娥给李铭介绍最新态势,“华侨日报助学金项目处现在是大排长龙。”

“电台和电视台本来是打算做现场直播的,好像被人给叫停了。”

“不过那里现在围了一大堆看热闹的人,把那些排队的人全给点了名。”

李铭满意道:“助学金项目处怎么说?”

娄晓娥喝了一小口奶茶润喉咙,“项目处早上公布了累计收到的捐献总额是3000多万港元的现金、股票、债券、房产物业。”

“项目处也说了,增加了登记人员,准备全天24小时加班。”

“按好事之人的预估,今天可能会有3-4亿,保守也会有1亿港元以上。”

李铭没有关注金额的大小,“没有黄金?”

娄晓娥摇头道:“没有。应该是留起来了。”

“我们华人最喜欢两样东西,一是房子,二是黄金。”

“现在留房子太显眼,留黄金作为压箱底也是正常的。”

李铭翘着二郎腿,“希望他们的捐献能达标吧,不达标我就把他们的黄金收了顶数。”

娄晓娥接话道:“应该够吧?”

“助学金项目处收到2亿港元以后,多出来的金额4%分给内地,0.5%给海峡东岸,0.5%给南洋的华人。”

“内地的1800万,只需要捐献总金额能达到6.5亿就够了。”

“你之前预估总共可能会有20-30亿港元。”

“不过,港府后续要是拿出了证据,有一部分捐献的钱可能会被港府追赃。”

李铭摆摆手,“追赃是别想了。”

“就是贪污的人估计都会被赦免,不然港府连管理人员都找不到几个可用的了。”

一个大城市的管理与协调,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娄晓娥联想道:“你说我们的公司是不是也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监察审计部?”

“董事长举报箱,举报都是些小事情,监管不到中高级的管理层。”

“财务部去查账都是表面的账目往来而已,一些细节是查不清楚的。”

李铭觉得很有必要,“可以成立,即使没有行动,吓唬也能吓唬住一部分人。”

“这个部门可以多用一些年轻人,年轻人正义感也比较足。”

娄晓娥安排道:“那我再多招一些财务人员。”

李铭补充道:“还可以从警队找几个人作为顾问,其他公司的采购人员也找几个,他们见过的手段多。”

“这样可以弥补年轻人经验不足、容易被忽悠的弱点。”

咚,咚咚。咚,咚咚。

“请进!”

小跟班阿霞站门口说道:“董事长。中区警署的陈探长带人来我们公司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