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贬妻为妾?弃妇青云直上,颠覆山河 > 第116章 稀罕物

第116章 稀罕物(1/2)

目录

次日起来,继续赶路,离京城越来越近。

路途上,我们听说了一件大事。

东陵国派了使者来觐见,有意将才貌双绝的公主嫁给官家当后妃,不过,聘礼要得很高,竟然要五座城池。

东陵国与大盛接壤,位于大盛朝西面,国土面积只有大盛朝三分之一左右,但国家十分富有。

据传,东陵国皇室把持了一个巨大的金矿,开采出来的金子品质好,产量丰富,可谓富得流油。

大盛朝虽然国土面积超过它,却没有这样的金矿,自然羡慕嫉妒恨。

东陵国的使者团,衣着奢华,出手豪爽,一进京,就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前定国公在世时,主要驻守东、西边界。

近二十年来,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小摩擦不断,从没有安生过。

此次东陵国主动来觐见,官家大喜,觉得这是东陵国主动臣服的表现,觉得没有所谓的“大盛基石”也无所谓,自己反而更能镇住场子。

因此,东陵国一讲条件摆出来,官家就想点头答应。

只是,他头脑发热了,文武百官们没有跟着发热,纷纷站出来反对。

因了这个缘故,和亲之事,暂时陷入僵持中。

得知这个消息,我皱着眉,心里膈应得不行。

娶个和亲公主,算什么了不得的事吗?从哪儿能看出娶了这个公主,东陵国就臣服了?这两者之间,哪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何况,这公主不是白给的,得用五座城池换。

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这条件,我一听觉得脑袋嗡嗡的,官家却觉得很值。

官家的脑回路,没人能懂。

再者,还有北疆的事儿呢。

眼前的当务之急,不是守护北疆吗?

那么多的人,都能看出大陈国的狼子野心,看出他们绝不会遵守昔日的盟约,为什么官家看不出来呢?

这样的人物做国君,真是苦了全大盛的百姓。

幸亏我早早下定决心,要跟着颐莲长公主干,不然,非气吐血不可。

腊月初二,我们回到京城,在天擦黑前,顺利进了花枝巷。

七车东西运得很艰难,但细算起来,东西并不多,因此都一起运到住处了。

我亲自看着人,将东西卸下来,给纪昭等人结算了费用,额外多给了一百两银子。

这一路能顺顺当当,纪氏镖局的人功不可没。

至于那七个车夫,也都由齐衡负责,送到附近的客栈住一夜后,再结算工钱。

等都妥当了之后,我才进屋吃团圆饭。

华大夫早就将小一些的贝贝抱在怀里,感叹道:“老夫出京之后,谁都不想,谁都不念,只舍不得这两个小丫头,啧啧,论可爱漂亮,谁家的孩子,都比不上她们两个。”

我没捞着小的,便只能将珠珠圈在怀里,在脸颊上亲了好几下,嗅着孩子的气息,有一种“终于圆满别无所求”的踏实感。

小敏、春香含笑看着,又纷纷摩拳擦掌,也想与两个孩子亲近亲近。

谭姨娘抹泪道:“总算是回来了,你们走了接近九个月,哎,你个没良心的,怎么能跑出去这么久?就算不惦记生你的亲娘,也该惦记你生的两个孩子,早点回来才是啊。”

我叹息道:“娘,我真的已经尽力了,回来的路上,我们就差把车赶得冒烟了。”

谭姨娘哼了一声,立刻抓住了重点,问道:“那你出去的时候,是不是不慌不忙悠哉悠哉的?”

我有点尴尬,摸着鼻子没说话。

春香连忙道:“夫人,东家可惦记你和孩子了,每天都要念三遍,还给你们买了很多东西呢,回头收拾出来,你就知道了。”

小敏也跟着道:“是呀是呀,东家可想你们了,时常说,等以后稳定了,每天守在你们身边呢。”

我们三人轮流劝,谭姨娘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拉着我的手,叹息道:“我知道你在外面也很难,但我心里也难受,这才抱怨了几句。行了,都过去了,你好生吃点东西,睡一觉,明天继续忙你的吧。”

我颔首,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前进的动力。

团聚的好日子,我们都没有提什么糟心事,一个个喜笑颜开。

晚上,我与珠珠一起睡的。

谭姨娘将两个孩子带得很好,虽然我出了门,但她天天都会在孩子面前念叨我,说我的好话,导致孩子对我亲亲热热,没有丝毫隔阂。

我这个人,向来有入睡困难症,床榻不合适心里有事儿或者环境吵一点,很难进入梦乡。

但如今回到自己家,抱着香香软软的宝贝,不管什么毛病都能自愈,也不挑剔环境了,沾着枕头就进了梦乡,睡得十分香甜。

次日一早,孟娘子就过来了。

寒暄了几句,孟娘子就步入正题,开始汇报工作。

我离京之后,聚欢楼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且在京城的东西南北,各开了一家糕点铺子,物美价廉,十分受欢迎。

开加盟店的事情,由尤胜男那边的人主管,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从六月份开始,时不时会安排一些学徒过来学艺,每人学一个月左右。

几个月下来,学艺的人就没有断过。

我沉吟道:“照你这说法,加盟店的事情,应该也很顺利。咱们回京的路上,没有看到这样的店铺,但开店必须做一系列的准备,且我们没有细逛,看漏了也属正常。”

孟娘子自信的道:“东家放心,明年开始,聚欢楼应该就能满地开花了,您就坐着等着收加盟费好了。”

她又提起我送回来的茶叶和茶叶食谱,赞不绝口:“都是好东西,茶叶咱们留着自用,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至于茶叶做的菜肴,是文人们和富家小姐们的心头好,自从推出之后,他们买得最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