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贬妻为妾?弃妇青云直上,颠覆山河 > 第87章 议事

第87章 议事(1/2)

目录

听完小伙计的话,我心里沉甸甸的,既郁闷,又愤愤不平。

这甘家,妥妥的奸商无疑。

自古以来,百姓的日子都是很艰难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看天吃饭,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忙碌不休,赚的钱,往往只够养家糊口。

种田人如此,茶农也如此。

甘家一家独大,利益至上,做出压价的事情不足为奇。

但他损害了多少人的利益,压榨了多少茶农的血汗。

既然遇上了,岂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其实农产品,无论是什么东西,大头基本上被中间商和最后的销售商家拿走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控诉诗句?

大盛朝,向来奉行“士农工商”,想通过压低商人地位的方式,抑制奸商横行。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商品必须流通,整个社会才能维持运转。

由此,商人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里有一点必须理清,商人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越多越好。

商人多了,竞争加大,奸商难以存活,价格也会维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不会高得吓人,对普通人反而越有利。

商业繁荣,商品高度流动,税收增加,拉动消费,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好事。

这时,何鑫走过来,轻声问道:“夫人打算出手吗?”

我也没瞒着,点了点头道:“我虽然不知道茶叶零售能买多少钱,但绝不可能像甘家说的那样,不低价收购,自己就会亏本。”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压榨茶农,实在太猖狂太恶心了。”

何鑫轻声道:“夫人有善心,手头上应该也不缺银子,但有句话说得好,强龙不压地头蛇,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不能心急。”

我看向他,眸中露出狡黠之意,微笑道:“之前何爷不是一直要给我当幕僚吗?如今这件事,我倒想听一听何爷的高见。”

何鑫也笑了起来:“高见不敢当,只有一点愚见,我先说出来,夫人再补充,我们一起商量出一个万全之策。”

不知是我的错觉还是怎的,他咬重了“我们”这两个字,仿佛我与他有什么关系一般。

我压下心头的异样,抬手道:“愿闻其详。”

何鑫负手而立,含着一缕浅淡笑容,侃侃而谈起来。

第一步,自然是要摸清楚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得去甘家门口看一看具体情况,找茶农们问一问,如此双管齐下,可以将实情摸个七七八八。

第二步,要想清楚处置方案。有钱又有心,自然能够出手收购茶叶,但收购价钱怎么定,在什么地方收购,收购了之后,怎么将茶叶卖出去,这些都必须要考虑清楚,绝不能拍脑袋做决定,盲目行事。

此外,还要想清楚,是做一锤子买卖,还是要做长久生意。

第三步,要学会借势。既然本地的县令是个好官,跟甘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要去找县令,有些事情可以让他出面,事半功倍。

我叹为观止,忍不住赞道:“何爷所言甚是,比我想得周全多了。”

何鑫谦逊了几句,问道:“夫人是否要去探情况?我愿一同前往。”

我点点头,看向华大夫,笑着道:“舟车劳顿,义父不如就在客栈歇息,我们去就行了。”

华大夫却看了何鑫一眼,冷哼一声,摇头道:“我不累,再说了,我还要防着居心叵测之人,自然要一起去的。”

这话委实有点怪,我心中有诧异之感,却也没有追问,毕竟正事要紧。

我便道:“那就一起去吧。”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到城东。

远远就看见一座大宅子,宽敞华丽,门前有两座石狮子。

宅子门口,果然跪了几十个茶农,个个皮肤黝黑、骨瘦如柴。

一旁,站着一群看热闹的闲人,正在议论纷纷,声声入耳。

“昨天来的不是这些人呀。”

“哦,他们排了班,毕竟茶叶都下来了,要处理好,且还要一连跪几个时辰,铁打的人都受不了。”

“他们也怪可怜的。”

“谁说不是呢?”

“县令倒是个好官,但根本没办法说服甘家,哎。”

我们找茶农问了问,几人说的话,跟小伙计大差不差,都说倘若甘家执意压价,他们一年就白干了。

手无寸铁的百姓,无依无靠,走投无路。

为了存活下去,他们能做的,就是放弃自己的尊严,赌甘家人的良心。

但甘家人要是有良心,根本不会弄这一出。

我长吁短叹,心中十分难受。

何鑫侧头看我,劝慰道:“不要急,事情发生了,咱们想办法解决就是。”

春香在人群中搜索,没找到自己的亲人。

但她依旧眼圈通红,带着哭腔道:“这也太可怜了,要是来个救世主,或者县令大人出面,逼甘家抬高价钱收购茶叶,茶农们才能熬过眼前这一关。”

何鑫摇头道:“前一条还有点可能,这后一条完全是徇私枉法,县令脑子没问题,定然不会这么干的。”

春香本就对他存了几分芥蒂,经我劝解后,虽然释怀了,却还是不怎么喜欢他。

此刻见他出言反驳自己,春香立刻怒目相向,冷笑着道:“是吗?何爷倒是有脑子,那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何鑫沉默片刻,沉声道:“自然要从长计议。”

春香发出嗤笑声。

我知道她心中难受,也没说什么,只无精打采的道:“走吧,先回客栈去,咱们从长计议去。”

等回到客栈,我与何鑫又谈了一会儿。

何鑫还是坚持之前的说法,劝我放平心态不要心急,有了万全之策在行动。

我知道他的看法是对的,但想起太阳下的茶农,还是忍不住叹气,一声接一声,根本止不住。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食不知味,忧心忡忡。

我沉浸在心事中,自然不知道入夜时分,何鑫带着小厮,悄悄前往县衙。

此地的县令姓季名襄,之前一直是个小吏,出身贫困之家,清正有余能力不足,去年年底才走马上任。

这些天,他既要处理日常事务,又忧心茶农们,简直有些焦头烂额。

蓦然听到有人求见,声称能帮他解决燃眉之急,季襄又惊又喜又怀疑,心底却还是存了一丝指望。

万一呢?万一来人真有法子,那可真是大喜事。

就算解决不了,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损失。

“快将人请进来,带到书房来。”他发了话,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

很快,何鑫便被引了进来。

他欠身行了一个礼,声称自己是京城的小商人,路过此地得知茶农们的困境,特意来为大人分忧。

季襄心急如焚,摆手道:“不必说客套话,直接说就是了。”

何鑫便道:“甘家贪婪成性,大人亲自纡尊降贵,都不能使他们改变心意。种种内情,我都听说了。此事,大人可有别的应对计策?”

季襄摇头道:“要是有法子,本官现在就不用发愁了。”

何鑫微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民不与官斗,县令大人按原则办事是好事,但不要过于迂腐,何不另辟蹊径?”

“甘家欺压百姓、驱赶外地茶商,家风如此不正,难道他们一家子老小,个个都品德高尚,是没有缝的苍蝇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