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含生草 > 第51章 锦囊妙计

第51章 锦囊妙计(1/2)

目录

林美静说到做到,林子苏前脚才回云连,她所说的“片子”就发到了林子苏的邮箱,林美静电话里还再三嘱咐,告诫她一定要偷偷看,千万千万不能让干爹看到,不然他会打死你的。

惹得林子苏更是好奇不已,什么片子,连老爸都不能知道,等她终于打开看到后,禁不住面红耳赤心跳加速,没等看完,就立马合上了笔记本,明明已经冲凉准备睡觉,但现在又不得不重新冲凉“降温”。

之后好几天,她都不好意思再看,大概也是做贼心虚,总担心会被老爸发现,那就死定了!那几天看到林父,林子苏都不自觉地绕着走。

也是这些“片子”,林子苏才彻底明白,原来他想要的“其他方式”是这个意思!后来,她还是没忍住,偷看了好几回,那可真是要命又夺魂啊!

可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她心里的魔鬼慢慢放了出来,总是没由来地想念周瑁远,虽然懵懵懂懂半知半解,可夜晚的“春梦”却再也关不住了。

虽然在林美静那里得到了“安慰剂”,但感情这东西,就是你进他退,他进你退。

正如林子苏所担心的那样,林子苏几次热切地联络,周瑁远又像之前那样,三五条才回一条,电话十个接一个,要么就是连续很多天不联系。

林子苏感到莫名失落,明明是恋人关系,聚少离多能理解,为了工作没办法。

在一起的时候,他把你捧在手心里,各种宠溺和柔情蜜意。可分开后就像陌生人,不主动联系,不拒绝热情,回应也稀疏,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林子苏想到林美静说的话,才恍然明白,原来他才是“弄情”高手,早就谙熟林美静说的那种套路,在一起时热情如火,爱你是真,吻你是真,抱你是真,抚摸是真,滚床单是真,甜言蜜语也是真。

可一旦分开,就冷落疏远,爱搭不理,又让人怀疑那些都是假的。反倒是自己在这里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听不得手机有一点动静,那样的被动和等待,好像又回到了元旦时他失联后的心情。

看吧,他总能轻易撩动你的心,那头的他却是波澜不惊一切如故。你还没出手,就被他拿捏得死死的,就你那点小心思,那点小三脚猫功夫,还想跟他斗法。哎……

可是,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喜欢我,只是在逢场作戏?不,他的那些承诺,还有拥抱、亲吻,都是那样真诚和热烈,他是喜欢我的,不是吗?

也许,他是在生气,生气我对他三心二意,生气我的心里还有方老师,生气我拒绝了他,他只是在等我,在等我的一心一意,在等我的坚定选择……

哎,这都什么跟什么嘛,谈个恋爱,干嘛整得这么复杂这么辛苦?!

林子苏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难过。她知道这样下去绝对不行,于是狠心做了个决定,拉黑了周瑁远的所有联系方式,还迁怒到林美静发的那些个“要命”的片子——也全部删除,让自己彻底绝了念想,骚动的心才能冷却下来了。

可是断绝联系,上京的课还要继续上,三月份开学虽然没去成,可是总要去上课,一去到上京就得履行我的商务助理义务,还是会见他。

而他又是个撩妹高手,三言两语,甚至只需要一个吻,就能让你破防,你以为和好如初了,可回来之后,还是老样子,算了吧,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而且,蔡晋一走,林子苏的担子骤然加重了,还没法完全适应独挑大梁的节奏,这就更给了林子苏不去上京的借口,因此林子苏打算一切照旧——拿班长的录课,在家上课学习。

林子苏有一点很好,那就是一旦有了更新更大的目标,她很快就能调整好自己,总能忘情投入其中。

但她也太拼了,常常因为太投入工作而忘记吃饭,以至于有时候忙一天都没想起吃饭的事,直到晚上闻到妈妈的菜香才发现饥肠辘辘,也因此有了一个绰号:拼命二姐!

家人的陪伴,充实的工作,饥渴的求知欲望,使林子苏渐渐忘记了周瑁远忽冷忽热的这茬事,慢慢又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节奏,一度忘记周瑁远这个人,想着晚上睡觉闲下来了吧,会想点什么吧,可每天都能累成狗,倒床便能一秒入梦。

加上赵奕锲而不舍的纠缠,让她又不得不分神疲于应付,更无暇想他事了。就这样,二人关系渐渐疏落下来。

四月中旬,林子苏重新制定了年度销售计划,原计划2013年云连销售目标是10亿,可是这支罗汉团队,战斗力爆表,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完成了18亿,远超全年的销售任务,即使在传统意义上的淡季四月,他们也完成了6亿的不俗成绩。

根据前四个月的销售分析,和未来之星一二期的去化情况,林子苏和董强等人一致认为,从六月到年底还可以有至少21亿的撬动空间。

董强更激进,希望定到50亿。他的理由是按照前三个月的平均值,每个月至少可以做到6个亿,他认为求上则求中,求中则求下。

林子苏和王宏伟却不想这么激进,而且就算云连的所有项目加起来,全部去化也才43亿,而且目前罗汉团队所能销售的盘也只有未来之星,而未来之星剩下的全部去化也就21个亿,根本不可能做到50亿。

林子苏的计划是在八月底完成二期清盘,目前二期去化完成近六成,用五个月的时间去化剩下的四成完全没问题。

九月份做三期的销售预热,九月中旬三期的预售证拿下来,开盘活动就能在十一黄金周举行,计划到春节前三期去化30。

这个计划总共产生15亿的销售业绩,这个数字多少有点不能满足罗汉团队的胃口。

林子苏的解释是,三个月以来大家高强度工作,造成了知识存量的极大透支和消耗,林子苏希望把精力集中在几个重要的销售节点上进行定点爆破,其余时间用来休养生息,补充存量,让大家尽可能的读书,把“罗汉草堂”的读书会红红火火开起来。

原计划一月一次的团建活动,还要继续搞起来。反正就是不能让罗汉们变成冷酷无情的印钞机,而是像蔡晋所言,要做一个会工作会生活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人。这个解释,大家都十分信服和赞成。

因为两个多月前的理论学习,他们就曾得益于这种劳逸结合的模式,当时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蔡氏学习心法。蔡晋就是用这一招,让大家在枯燥繁重的理论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像个呆子一样死读书。

当时,蔡晋就说过,会玩的人才聪明,会玩的人才了解人性,才能洞察销售的机会。珠玉在前,大家又何乐不为!

董强也不得不赞叹,林经理果然不愧是蔡教头的关门弟子,这么快就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了。她是要让大家松弛有度,内紧外松,否则总是把弦绷得太紧,迟早会崩,这会把罗汉团队给用废。

至此,董强算是彻底对这个小自己将近十岁的妹子佩服得五体投地,此后对她的任何决策都绝对赞成和支持,成为她最忠诚的粉丝拥泵。

其实,罗汉们还有不知道的一面——林子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蔡晋临走时曾给她留下过一道“锦囊妙计”。

那是在最后一夜,林子苏送蔡晋、元廷胥回酒店,三人坐在酒店大堂彻夜长谈,那晚蔡晋问林子苏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林子苏当时不假思索说要复仇,让陷害自己的人付出代价。

蔡晋直摇头,说格局小了。如果只想着复仇,你就永远走不到周公子身边。

林子苏诧异,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秘密的,但随后一想,以蔡晋的聪明,恐怕他早就心领神会,只是看穿不说穿罢了。

随后蔡晋说,我猜测云连的罗汉团队不过是周总改革的一小步,很有可能他在谋一个大盘,杨玫只是一个马前卒,这背后的逻辑很可能在暗中争夺崬森的控制权。

那么,在这盘大棋里谁能成为周总的副手,你将来的地位就是现在这些高管们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你很幸运,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周总“副手”的人。

所以,你说你因为泄密事件被中伤,被赶回云连来,我倒觉得你是因祸得福!

林子苏也惊呆了,不曾想这背后有这等暗流涌动,自己竟浑然不知,而蔡晋一个局外人却看得如此明白,自己太后知后觉了。

此刻她才知道自己误会了,蔡晋未必能觉察出二人的秘密,他所说的“走不到周公子身边”,并不是自己所意会的,而是他看得更高远。

于是,林子苏便问,我应该怎么做?

蔡晋继续说,你要放下复仇之事,一年之内想都不要想。你们那个杨总绝对是个又狠又有城府的人,你们俞总这么多年都没被她斗下,可见俞总背后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所以绝对不是你想扳倒就能扳倒的。

其实,比起复仇,你现在的第一要务,是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地位。上次总部巡查小组来过之后,你是在总部高层那里露了脸,但同时危机也来了。

因为已经有人在打罗汉团队的主意了,你还记得我来云连的第一天,就说过只和你对接工作的约定吧,但总部巡查小组来过之后,廖总就私下找过我好几次,亲自过问罗汉团队的事,言语中就有透露出给罗汉团队换帅的意思。

她的意思是,杨总迟早会调你回总部,到时候罗汉团队不能群龙无首,我就反问她谁合适做你的接班,她很狡猾,就说这就是她才来找我的原因。

我就说,罗汉团队和传统的销售不一样,我们最初的设定就是将每个人都培养成将军,而不是只会销售的兵,所以谁都可以胜任。

廖总就说了一句“那就好”,顺便问了一句如果是空降进来的,能领导罗汉团队吗?我当即就否定了,说除非崬森不想要罗汉团队了。

廖总很开心地说了一个“很好”,我没问,但她自己透露的,也像是故意的,说总部有人在打罗汉团队的主意。

我猜到可能是俞总,因为你们俞总是有这个话语权的,之前太一就归她管,按常理,这也符合崬森的章程。

所以,如果让他们看到这个团队有这等逆天的爆发力,那她们肯定会下死手来抢,这对你很不利!所以,你要做的,是把罗汉团队这个“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

蔡晋给出的“锦囊妙计”就是,放缓罗汉团队的业绩增长,过去两个月这条线,一直是直线飙升,我走之后,你要让直线变成曲线,先降后升,再降再升,起起落落,有升有降。

这样别人就没法掌控你们的节奏,你自己却有自己的节奏,这个过程就是稳固你的控制权领导权。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再次来争抢时,他们就再也抢不走了。

因为你已经占据了每一个罗汉的心智,先入为主的思维惯性,是很难改变的。这和品牌占有消费者的心智一个道理。

而你就是一个品牌,罗汉团队就是你的消费者,你要让他们变成你最忠诚的粉丝受众。同样的道理,你在罗汉团队的地位越稳。

在你们周总那里,你就越重要,你越重要,别人就越动不了你,那么在周总的改革大盘里,你就会成为至关重要、帮他推动改革的人。

男女之间的感情不是吃吃饭、看看电影、上个床就能长久的,这些都太肤浅太庸俗了。

感情最高级的玩法,是你和他一起经历事情,经历很多事情,患难与共,并肩同行,建立共同的记忆,这个“共同的记忆”才是维系感情的重要纽带。

“记忆”越多,你们的感情就越深刻,越牢不可破。你很幸运,现在就站在了起点上。

林子苏脸一红,自己还是猜错了,精明如蔡晋,他早就洞察秋毫。

蔡晋盯了她一眼,继续说,罗汉团队只有唯你所用,你在周总改革大盘的位置就越重要,也越稳固,而你的“个人品牌”也就牢牢占据了周总的心智,就算他身边佳丽三千,在他心里,你也无人可取代。

到那时,你想复仇,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反而容易坏事!你一定要谨记!

也因蔡晋的妙计安排在前,林子苏才妥妥明白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之前对感情的纠结迷茫也明朗起来,周瑁远现在之所以对自己忽冷忽热,显然是自己在他那里的分量不够。

既然如此,那我就更应该跳出感情的迷障,好好干工作,这才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

因此,林子苏才做出了故意放缓销售进度的动作,就是要让一直高烧不退的业绩大幅回落。

另外一方面,林子苏也暗暗定下了目标,一年之内必须拿下L13,即“总经理”职称,如蔡晋所言,自己必须名正言顺,要想位置坐稳当,就得实至“名”归,否则当队伍中有人的职级比自己高的时候,自己的威信就会受到挑战。

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周瑁远并肩同行,否则以现在这样不对等的关系,自己迟早得出局。为了长远计,我确实要先放下复仇的短视心思,一心一意打拼事业,这才是自己在崬森的立足之本。

此前,林子苏的考核是由蔡晋和杨玫为最终审核人,蔡晋走后,最终审核人就变成了周瑁远。

感情上周瑁远或许不能公平公允,但关系崬森的工作上他是绝对的理智公平,所以这一点她倒不担心。

要一月过一级,那就得靠硬实力说话。在此前的两个月,她也做到了,两次都是满分通过考核晋级。

根据《三阶十三薪法》,她晋级第二阶L4薪,职称为“初级置业顾问”。当然在她的领导和影响下,大家无一人掉队,全部通过两级考核。

蔡晋走后,林子苏为了腾出时间精力参加晋级考核,她决定不按照蔡晋的办法——始终控制罗汉团队,而是彻底放开管理权,开始正式实行“经理轮岗制”。

让每个罗汉轮岗一个月的经理,全权管理主持当月的销售工作,等轮到自己已经是17个月后了,足够有时间让自己参与销售工作,备战每个月底的考核。

为了公平起见,以抓阄的形式排序轮岗,最后顺序如下:董强、武荃、王姗姗、赵文光、李封、李泓娟、李秦沁、高晨明、代争、范凯、王蒙蒙、陈旭东、王宏伟、段瑞、邓闻、耿家营、曹海。

董强第一个轮岗时,林子苏做回了员工,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一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进修、打拼业绩、攻克难题,带头服从轮岗经理的工作安排,积极建言献策。

没有了管理身份的桎梏,投身销售后,她便如猛虎下山,客户好评如潮,为了不给大家压力,她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客户维护和拓展上,加大与客户、同事、领导的高质量互动和信息反馈的工作权重,还帮助同事分析抗性客户的问题,制定话术对策,总能克敌制胜。

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客户、同事的口碑好了,但业绩却是不温不火不上不下不好也不坏,甚至四月开局连续两周业绩都垫底了,连最不济的王珊珊都排在了她前面,这让大家纳罕不已。

直到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她的业绩才开始慢慢回升,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她保持了两个月的销冠要花落董强时,不想最后一天的统计,她还是实现了反超,重新摘得桂冠。

几个她的死忠粉这才松了一口气,其他人也不能不服她,不仅管理有一套,做业绩也不比任何人差。但是,大家也都看出了问题!

虽然是第一,但和第二名的董强也就多了一百多万,售出房源数量和客户的相关转化数据,也基本和董强持平。

要知道,之前她协助蔡晋做管理做方案,分走了一半的精力和时间,那时候只是顺便做一下业绩,她仍能和“最强罗汉”董强打个平手。

现在专职做置业顾问了,却还是平手,这显然不是她的真实能力。虽然和她是同期培训,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越来越看不透她了。

比她年长的开始有所忌惮,年纪小的则开始心生害怕,不敢再如从前那般随意,也从亲近亲密变成了敬重。

二者也是蔡晋给林子苏留下的最大“遗产”,即:她在团队里的领导力和威信力,尽管林子苏自己主动“下野”,可她的领导和威信早就先入为主深入人心,无人可以撼动。

尤其是团队中那几个年长且工作经历丰富的董强、王宏伟、李封、武荃等人也都对她尊重和信服有加,实行了经理轮值,可还是没能摆脱凡事与她商量和请示的习惯,这几乎成了罗汉团队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不仅如此,所有向上的沟通和请示,也仍是由林子苏负责,这一点没办法,因为这是周瑁远、杨玫唯一认可的“令官”。

所以,正如蔡晋所愿,罗汉团队的实际掌控权还是在林子苏的手里,轮值经理董强也不止一次帮林子苏背书,表示感谢林经理能给予我们锻炼的机会。

有了这样的“洗脑”和暗示,大家都心照不宣,默认了林子苏的第一领导权。

自从罗汉团队进场后,蔡晋就撤掉了案场所有人员,包括总部派驻的策划专员,他也跟林子苏说了,让听得见炮声的士兵做决策,罗汉团队既是士兵,也是将军,还是军师。

他们既要实战销售,也要懂带兵打仗,还要懂营销策划、懂策略规划,否则和之前的太一没有两样。半年,一年后,照样堕落。

所以,罗汉团队自正式进入案场开始,他们就没有了策划专员,每次方案,不论年度营销计划,还是季度、月度,甚至一场节日活动方案,他们都是群策群力,共同完成。

而林子苏作为罗汉团队唯一一个有策划经验的置业顾问,就成了活动方案的主笔者和脑暴会的主持者及领头羊,以前头脑风暴,基本上都是蔡晋、林子苏发言献策为主。

但四月份第一次脑暴会,风气就有点不一样了。因为“罗汉草堂”读书会积累的存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大家根据林子苏拟定的脑暴问题,纷纷争先畅所欲言解囊献策。

每个人都能言无虚发,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个变化,这也让大家意识到“罗汉草堂”的存在必要性,也终于领会到了林子苏的卓越远见,敬服她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和眼界,对她更是拥戴无疑。

正因如此,使得罗汉团队第一次独立召开的脑暴会,比想象得还要高效,林子苏又是PPT提案高手,在和大家脑暴交流的同时,她就能嘴到脑到手到,那个速度和反应,令人不能不叹服。

大家的一个创意点才讨论上道,她那边就已经梳理好了简约易懂的创意条陈,并同时完成初步的排版美化,使得大家的讨论交锋和思想碰撞丝毫不受影响,非常顺畅地展开下一轮的优化讨论。

罗汉们即是18双眼睛、18双耳朵、18张嘴,但默契起来就是1双眼睛、1双耳朵、1张嘴,有时候那种默契到了难以置信的整齐划一,让大家都禁不住捧腹大笑。

就是这样的默契,使得罗汉团队的第二季度营销方案仅用时两个小时就圆满完成。

这样紧张、高效、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对工作都有了极大的热爱和兴趣,彼此间的信任也与日俱增,有困难一起上,共同学习成长。

不论工作多紧张,节奏多快,反而都成了他们甘之如饴的人生体验,这让他们展现出一种自信、友爱、积极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愿意在工作中发光发热互帮互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