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 第81章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

第81章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1/2)

目录

六月初的这一天,京城上空乌云密布。

“要下大雨咯!”

陈国华抬头望着天,没有离开附件厂,而是扭头去了食堂。

这天气,他只能吃过午饭,再回家了。

伴随着天空划过一道闪电,乌云笼罩的天空,瞬间宛如白昼一般。

但稍纵即逝。

轰隆一声巨响,苍白的冷电撕裂了绵绸的雨幕。

透过食堂外的屋檐,磨得锃亮的菜刀,在闪电中忽然亮起,也照亮了厨师那黄黑相间的牙齿。

正在排队打菜的刘玉蓉,看到这一幕,顿时有些被恶心到了。

她忍不住皱眉后退了一步,却不小心踩到了后面的陈国华。

“对不起,同志不好意思.咦,您是陈国华同志,对吧?”

正在道歉的刘玉蓉,忽然看到陈国华那张洋溢着青春年少的脸,顿时惊讶地问道。

整个附件厂,两千多号人,她就没有遇到过陈国华,哪怕一次都好。

陈国华摇摇头,正准备说话呢。

身后有人催促了,他只好上前去打菜了。

“师傅您好,麻烦给我打三两米饭,再来一份红烧茄子和豆角。”

三两米饭已经不少了,何况这顿饭,没肉。

等他打好饭菜,转身的时候,看见刘玉蓉居然还在旁边等着他呢。

不由惊讶了一下。

刘玉蓉十分主动地跟陈国华打招呼,主要是想认识一下他。

两人在饭堂坐了下来,旁边就是江若林、劳崇光等人。

“刘同志,你这样一个大美女,也看上我们部门的天才了吗?”

胡兴建打趣着笑道:

“国华,这位可是我们宣传科的大美女,还是一名大学生呢。”

“不过,我记得国华你今年才十七岁吧?还要等三年才可以结婚,刘同志,你能等他三年吗?”

几句玩笑话下来,陈国华忍不住皱眉了一下,刘玉蓉也尴尬到满脸通红。

后者虽然没有结婚,并且也被家人催婚中,但她还真没有想要嫁给陈国华的想法。

毕竟今天只是两人

设计部的这位同志,也太乱来了吧?

什么玩笑话都可以随便开的吗?

“胡兴建,伱开我玩笑话,我没有意见,但你不要拿人家女同志的名声来开玩笑,请你跟人家女同志说声对不起!”

陈国华正色地冲胡兴建说道。

平时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只是聊工作,很少闲聊。

毕竟陈国华他只在附件厂呆半天的时间,午饭都是回家吃的。

即便偶尔在工厂里面吃,要么是打好饭菜回办公室吃,要么就是跟领导去小隔间吃饭。

也碰不到胡兴建他们。

但他没想到,胡兴建居然是这样的人。

胡兴建闻言,自然是很生气的,凭什么让他道歉?

不过劳崇光、江若林他们几人却赶紧拉着胡兴建,连忙劝说。

后者这才不情不愿地道歉了。

刘玉蓉也只是尴尬地跟陈国华说了一句下次再聊,便仓皇离开了。

等她一走,胡兴建也草草吃了几口,盖上饭盒,起身离开了。

这不满的情绪,几乎都要写在脸上了。

劳崇光他们想拉都拉不住。

胡兴建离开之后,劳崇光他们这才冲陈国华解释,说前者就是这个性格,比较喜欢开玩笑,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对于劳崇光他们来说,陈国华才是最让人惹不起的存在。

从一月底入职附件厂到现在,陈国华虽然只是发明创造了安全带,并且协助大家完成高级轿车的设计工作。

但陈国华的技术、设计能力、创造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除此之外,人家不仅仅是白主任跟前的红人,一二把手经常挂嘴边的天才,更是在汽车工业管理局那边挂了名的。

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四月和五月两次模拟考试,陈国华的成绩都是六十五中的

考上大学,已经板上钉钉了。

换句话说,陈国华当上干部,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因此,即便陈国华只是一名十七岁的少年,但谁要是真的把他当十七岁高中生看待,那谁就是煞笔。

至于胡兴建这个蠢货,纯粹就是只顾着嘴上过瘾,完全不顾后果了。

“他喜欢开玩笑那是他的事儿,跟人家女同志也没有得罪他吧?”

陈国华摇摇头道:

“随便拿人家的名声开玩笑,有点没脑子。”

劳崇光他们讪笑着没吭声。

是不是没脑子,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说出来罢了。

毕竟胡兴建是中专毕业生,年龄也才二十出头。

平时看到陈国华出风头,就已经够羡慕嫉妒了。

今天看到陈国华旁边还多了一位宣传科的刘玉蓉,一时间脑袋发热,也很正常。

几人正吃着饭,这个时候,白礼春突然出现在食堂门口。

扫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劳崇光他们几人,便快步走了过来。

“国华你没回去啊?那正好,等下跟我去一趟车间那边,就一个小时,没问题吧?”

领导要求加班,陈国华敢说不吗?

当然不行了!

又不是后世的私企,这可是五十年代的事业单位,义务加班再正常不过了。

“好的,领导,我马上就来。”

草草吃过饭的陈国华,饭盒都没洗,就被拉着离开了。

江若林抢着帮忙洗饭盒了,都不用他来动手。

饭盒是附件厂发的铝制饭盒,虽说他不是经常在工厂吃饭,但偶尔也需要用到饭盒的。

跟着白礼春来到车间,陈国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原来是高级轿车的研发工作已经到了最紧张关键的时候。

但在今天上午,明明已经让测试的汽车走了几百米。

可是在几百米之后,却出现了故障。

大家伙找了大半个上午,也没把故障给找出来。

作为设计部的白礼春,自然被通知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然而白礼春也看了好一会儿,愣是没有找出原因。

于是想到了陈国华这个年轻人,他脑子灵光,说不定可以很快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呢。

车间内,十多名其他部门的技术员、工人,对着汽车皱眉不已。

陈国华则是亲自坐上了驾驶位进行检测。

就在陈国华检测的时候,另一边的车间,却突然爆发出剧烈的欢呼声。

动静之大,连陈国华他们所在的车间,也能清晰地听到。

井冈山轿车项目,试验成功了。

白礼春顿时脸色难看了起来:草,被程春明那小子抢先了!

三个设计部门都有各自的任务,名义上是合作,但实际上却是竞争关系。

这么长时间下来,白礼春都忘记了,程春明那小子在他面前嘚瑟了多少次。

“白主任,我找到了!”

突然,陈国华的声音,把白礼春拉回了现实。

“真的找到了?”

后者顿时大喜,急忙跑过来,跟陈国华确认道。

“嗯,是这个零配件的尺寸和重量问题.”

听到是零配件的问题,白礼春还没说话,负责这部分生产任务的技术主管梁志军当即就不干了:

“这不可能!我们生产部门都是按照你们设计部的要求来生产的,怎么可能会是尺寸和重量的问题呢?”

出现扯皮情况了!

陈国华沉默着,白礼春却不得不站出来,支持他的人。

听着梁志军和白礼春两人的激烈对话,陈国华却已经开始拆卸机械了。

与其争吵不休,还不如直接拆卸下来,直接进行测试,等结果出来之后,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有两位技术员赶忙上前帮忙,毕竟陈国华的手是握笔杆子的,可不是握螺丝刀的。

在技术员的协助下,陈国华很快把那个零部件的器件给拆卸了下来。

“同志,帮忙把这些机油给擦干净,谢谢。”

等技术员把洗干净的元器件放到桌上,白礼春直接上手进行测试其尺寸。

很快,结果出来了,确实是尺寸不对,差了零点零二毫米。

事实摆在眼前,梁志军瞬间瞠目结舌,接着却突然道:

“哪有这么精准的嘛?只是差了零点零二毫米而已,又没有很大的影响.”

白礼春却突然严肃道:

“梁志军同志,你要明白一点,任何的失误,我们都耽误不起”

这可是上面的要求,也是汽车工业发展必须要走的路。

如果身为技术员都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那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只是空中楼阁。

“我们设计部出的图纸,当然有我们的道理,如果真的可以不用那么精确的尺寸,那今天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被白礼春这么一顿训斥,梁志军的脸青白变幻,最后不得不拿着元器件气冲冲地离开了。

解决了问题之后,陈国华就准备离开了。

但这个时候,人事科的秦致远却突然跑了过来。

他看到陈国华也在,便表示领导希望陈国华可以过去一趟。

隔壁车间那边,是井冈山轿车所在的生产车间。

一二把手都在这里,自然是因为井冈山轿车已经试制成功了,领导们开心嘛,希望大家都能来分享这份喜悦。

陈国华站在人群中,面露微笑,感受着这个伟大的时代。

工人们的笑容是非常纯粹的,十分高兴。

井冈山轿车的试制已经成功了,但接下来的测试同样不会少。

这些都跟陈国华没有太大关系。

直到十多分钟后,一间会议室里面,段云平这位一把手宣布了一个消息,这才让陈国华错愕了起来。

附件厂即将升格为京城汽车制造厂,俗称北汽制造厂。

这一点,跟陈国华在脑海里的生物硬盘查看到的资料,有些出入啊。

原时空,北汽制造厂是六月二十号才成立的。

而且也是由汽车工业管理局的局长张逢时来宣布的。

现在却变成了段云平这位一把手来宣布,这就有些不对劲了。

但很快,陈国华自己就反应过来了,这是内部会议啊。

可以说是内部通报罢了,而且也是管理人员知道而已,可不是全体大会呢。

看着白礼春他们几人淡定的样子,陈国华就知道,前段时间,他们那么忙碌,估计跟这件事有关系吧?

不用说,白礼春他们肯定早就知道了。

但,陈国华确定自己不是管理员啊,那为啥自己能提前知道呢?

他没纠结多久,一把手就发话了,高级轿车项目要尽快完成,不能再拖了。

上面一再追问,他老段已经撑不住了。

此话一出,差不多就是指着白礼春等几位负责人说:给劳资搞快点!

想到这个时代的报纸,似乎大家都喜欢上报功绩。

陈国华一下子就明白了许多!

也一下子就想清楚了,为什么他只是发明创造了安全带,却屡次被点名表扬。

并且还给予了那么多的奖励,那是因为段云平他们需要这样的功劳。

而大家需要有这样的信心,这日子才有奔头。

另外,陈国华也明白了,为什么明明他不是管理员,却总是在一些较为重要的会议上,总是把他给喊过来。

比如现在,说完白礼春他们几人之后,段云平还不忘冲陈国华笑道:

“唔,说起安全带的生产任务,这个我可得表扬一下我们的小陈同志了.”

“小陈啊,你在附件厂也有小半年了吧?最近工作生活怎么样啊?”

看似关心生活,实则询问陈国华:最近到底有没有灵感?

毕竟老段这位一把手,几乎是隔三差五就把陈国华喊来会议室的。

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后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呢?

人家老段可不会多此一举地唠这些有的没的。

那是因为老段需要演戏,做做样子。

陈国华只是一名高中生,可不是白礼春他们这些老油条,肯定不能够那么直接给前者那么大的压力。

眼珠子转动的时候,陈国华已然明了对方的意思。

但他只是恭敬地回复道:

“领导,我最近工作生活都很不错,您也知道,最近需要翻译的文稿还是蛮多的.”

很刻板的回复,四个字‘您也知道’,就已经表明他可没有偷懒。

至于说最近工作上面,有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难道您这个当领导的,会不知道吗?

那么多工作压着,他有个屁的突破啊,也得给他机会才行啊。

更别说陈国华还需要复习,准备高考的事儿呢。

段云平自然很是失望,但这情绪并没有表现出来。

身为领导嘛,表情管理还是很到位的。

安抚了陈国华几句,领导就又说起了其他事儿。

从会议室离开之后,陈国华跟白礼春请假了,因为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就在明天。

请好假之后,他才回到自己的工位继续干活。

胡兴建却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诚恳地冲陈国华道歉。

“国华,昨天对不起,我不应该跟你和那位女同志开那样的玩笑话,请你原谅我。”

后者错愕了一下,随即无语。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不过,对方应该是很诚恳地道歉,看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我昨天就跟你说过了,你开我的玩笑,没关系,但不要拿别人开玩笑。”

“而且,我跟那位宣传科的同志,昨天也只是

“我希望这样的事儿,以后不要再发生了。”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胡兴建激动地点头,表示以后不会再犯了。

对此,陈国华只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不是他高傲,而是这个时代的名声,属实非常重要。

由于这个时代,大家的法律意识不是很强,因此更多时候,都是靠道德来约束。

因此,像胡兴建昨天那样,随便给别人乱牵红线的事儿,很容易出事的。

甭说陈国华和刘玉蓉只是

就算不是

“算了,以后跟这样的人少接触吧。”

收回目光,陈国华摇摇头,开始专注自己的事儿。

到了中午,今天终于没有下雨了。

回到家,陈小月她们已经做好饭菜了。

“你们上午又去摘野菜了?”

四方桌上,摆着一份绿油油的野菜,陈国华当即便笑道。

虽说他经常叮嘱,家里的钱,够用。

让她们别再去城外摘野菜了,但她们却左耳进右耳出。

原因也很简单,家里的地下室越挖越大,存储的粮食也越来越多了。

基于这样的情况下,存储粮食这个观念就深入她们心里了。

“对啊,大哥,是我和二姐去摘的.”

陈小敏当即便笑呵呵地说道。

她二姐连忙低头吃饭,不敢看她大哥。

果然,陈国华皱眉了。

“我不是让你好好看书吗?你怎么又跑出去玩耍了?”

家里三个妹妹,老三陈小梅去读小学,所以时常不在家。

但陈小月在家带着老幺,而老幺又很不安分,总是想要出去玩。

对陈小月来说,看书是很痛苦的事儿,练习缝纫裁缝,也不是天天都有啊。

毕竟家里哪里来的那么多衣服给她缝缝补补啊?

所以,她跟老幺一拍即合。

即便是摘野菜,那也比在家看书强啊。

见妹妹低着头不说话,陈国华严肃的表情,瞬间无奈了。

教导妹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