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九十二章 换吏,乾坤一手

第九十二章 换吏,乾坤一手(1/2)

目录

有空缺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谁来补这个空缺。

顾正臣坐在二堂中,目光盯着考满名册,终没有再掀开。

眼下给的警告已经足够多了,但六房典吏、三班衙役与一干杂役等并没有屈从。

他们认定了自己会输。

所以,不跟。

顾正臣并不介意,案子耽误几天不要紧,没人限期破案,现在需要做的事,是掌握县衙的控制权。

县学教谕刘桂、训导孙统到了县衙,身后跟着郭旭、骆韶、陶贞、赵谦等二十名生员。

“虽说在祭祀时见过诸位,毕竟没仔细认识,今日有暇,不妨好好介绍介绍。刘教谕,听闻你精于授业解惑,颇受好评。”

顾正臣含笑,和煦地说着,目光投向精瘦的刘桂。

刘桂起身行礼:“县尊过誉,只是尽我本分之事。”

陶贞恭谨地回道。

“下官在!”

顾正臣没勉强郭旭等人,挥手让刘桂、孙统带其他人回县学,然后看着骆韶、陶贞、王仁、杨亮等人,含笑说:“本官知道你们心有不甘,毕竟吏员非官身。但是,吏员可以考满为官,可以举荐为官!我向你们保证,只要尽心为民,听我差遣,两年之内,你们每个人的名字,都会出现在举荐名册之上!”

说句话,表个态,生员成了吏员。

顾正臣看向郭旭、骆韶等二十生员,见无人说话,便点了名:“郭旭,本官认得你,主持祭祀的礼生。说说,你认为什么人可以为官?”

这下子是彻底完了,掉坑里了。知县都打算上报朝廷了,谁还有退路可言……

骆韶坦然接受:“谢县尊!”

刘桂、孙统连忙走出来。

县丞宅。

骆韶挺着胸膛,浩然道:“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别?”

顾正臣很是满意。

不管这十二人愿不愿意,想还是不想,他们都得过来当吏员了。

顾正臣看着骆韶,缓缓问:“若为吏,可解忧百姓,你也愿意?”

骆韶、赵谦等人愣住,一种不安涌上心头。

顾正臣认真地看着陶贞:“工房,可敢去?”

郭旭走出来,拱手作揖,然后说:“回县尊,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

顾正臣欣然点头,看着骆韶:“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户房典吏,负责户房一切事宜。周茂,写文书!”

事到如今,身不由己。唯有随波逐流,再寻机遇。

一般人很难取代县衙吏员,毕竟这些人熟悉地方上的事,与地方耆老、里长、甲长、粮长等关系紧密。

今日来县衙,我,我只是想吹个牛,说个大话,博取你的好感,为的是日后多关照,举荐的时候写上咱的名字……

顾正臣抬起双手,啪啪鼓掌,看向其他生员:“好一个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别!有谁赞服骆韶之言,让本官看看!”

“啊?”

刘伯钦手咯嘣直响。

赵谦、陶贞、王仁、杨亮等人站了出来。

陶贞摇了摇头。

但这句话,貌似说不出口了。

刘桂、孙统又都是传统书生,固穷守节,根本就不吃拿县衙的好处。

骆韶张了张嘴,我的县尊,县太爷啊,你不能这样胡来啊。

顾正臣微微点了点头:“城外有八百徭役做工,日夜营造安置居所,你应该知晓吧?”

王仁睁大眼珠。

这,这……

骆韶脸色一变。

县学虽归县衙所管,但真正说话算数只有知县和教谕两人,知县不在,教谕掌管县学,别人插不进去手。

不得不说,顾正臣走了一步妙棋。

刘伯钦面色有些苍白,恨恨地咬牙,低沉着嗓音:“顾正臣!”

总结下来,不答应顾正臣,仕途之路就此断绝,最后还会落个身败名裂,成为虚伪小人。

孝子也不是那么好孝出来的,想当官,最稳妥的路还是读书,毕竟教谕、知县察举人才,往往选择的是有学问的。

县尊啊,他们的志向是当官,不是当吏。

被点中的人,面如死灰,如丧考妣。

“说到进入仕途,你们可有志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