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

第十章 县太爷很好奇(1/2)

目录

梁家戏台。

伶人一袭白色褶子衣,款袖轻动,捏着手指,悠扬地唱着:“千里姻缘一线牵,伞儿低护并头莲。西湖今夜春如海,愿似鸳鸯不羡仙……”

梁恒、尘娘坐在戏台之下,听得入神。

梁逢阳脚步匆匆,走至梁恒身后,俯身说:“父亲,去请顾举人的下人带回消息,说顾举人入了城。”

“哦,可打听到去谁家了?”

梁恒有些意外。

梁逢阳微微摇头:“正在打探。”

梁恒看向戏台,嘴角含笑:“《白蛇传》前两场戏排演出来了,总需要邀请顾举人来一趟。”

梁逢阳答应着,刚想离开,就有下人走来。

“李知县李老爷来了。”

梁恒坚持要送李义,刚到门口,尚未出大门,就见一仆人进门,冲着梁恒就喊:“老爷,打听到了,那顾举人去了孙财主家。”

李义寒暄两句,直言:“梁老在前元时治学十年,学问精深,桃李天下。如今新朝峥嵘,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在下想请梁老再次出山,入县学传学问、掌教诲。”

李义并不在意顾正臣是以名行于世还是以字行于世,而是在意这个人。

梁恒推脱:“县太爷盛情相邀,梁某本应鞠躬尽瘁。然岁月不饶人,我老了,已是过一甲子之人,纵是有心,这身子骨也无力教导。”

李义看着颇为健朗的梁恒,微微皱眉,轻声道:“《荀子》有云: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梁老若能成为县学生员之师,不仅遵从先贤教导,合乎礼仪,且能在天地君亲师中占‘师’一席,他日梁家兴旺可期。”

还有,顾正臣一个落魄举人,听说因为取消科举还疯魔了一段时日,这刚好转,又跑到孙财主家里作甚?

“听说没有,顾举人又去借钱了,这次冤大头是孙财主。”

“顾正臣?”

梁恒曾经在元朝当过官,知道与官府打交道务必小心,不能有半点僭越,半分破绽,亲自出门迎接县太爷李义。

说到底,徐教瑜很可能是惜才爱才,顾正臣能中举,毕竟还是有些学问。

李义对梁恒的话半信半疑,看着眼前深沉的老人,没有再问什么,扇动蒲扇走出了梁家。

梁恒苦涩地摇了摇头:“县太爷所言甚是,奈何梁某精力不济,难为学事。”

孙财主家么?

李义看了看眼前的岔路口,改了方向。

梁逢阳苦涩地点头称是。

比如宋代老百姓习惯称官员为“官人”,不会称官员为“老爷”或“大人”。如果你在宋代遇到包拯喊一声“包大人”,估计老包的脸会更黑,说不得踢你两脚。

几日前,顾正臣毁婚赵家,闹得滕县满城皆知。

只不过大家都称他为顾正臣,这是一个“以字行于世”的年轻人。

“孙财主吝啬,没好处的事,断不会做,他还真是病急乱投医。”

李义欣然走入梁家。

顾正臣!

这个名字很熟悉。

在明初,估计是“大人”、“老爷”、“官人”之类称谓太混杂,“僭称”时有发生,朱元璋整饬称谓,确定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