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7章 鲁宋交恶:为什么长勺之战的鲁国英雄曹刿后来默默无闻了?

第67章 鲁宋交恶:为什么长勺之战的鲁国英雄曹刿后来默默无闻了?(1/2)

目录

为了表彰曹刿先生的战功,鲁庄公回国后立即加封曹刿为大夫。

大夫相当于部委高官了,从此,曹刿先生也成了居庙堂之上的“肉食者”。

哈哈,这下他不再敢对长勺的老百姓讲,什么那些肉食者鼠目寸光之类的话了吧。

后来,鲁庄公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曹刿。

曹刿先生从一介士人,靠长勺之战的成功,一举晋级为大夫,高官得做,美媚得娶,地位也有了,财富也有了,青史也留名了。

大家看着是否眼红呢?

别眼红,因为曹刿先生在今后的二十多年里,貌似也就那样了。

如果就那样也好,至少可以平安地活着。

但前面我们提到曹刿先生在出山时的史料记载文字,他眼里认为“肉食者”鼠目寸光没有真材实学。

这里隐隐给我们一个信息:他从心底里看不起贵族大夫,或者他本身便是一个高傲狂妄之徒!

长勺之战后,也许曹刿大夫更加得意忘形,更加趾高气扬,更加不把人家放在眼里。

再加上鲁庄公对他的赏识,有了国君的青睐,很可能会做出许多得罪贵族大夫的事来。

比如,会说很多风凉话。

在面子远远重要于儿子的那个时代,那些贵族大夫可能因此而对曹刿极为不满,于是有人便处心积虑想搞搞他。

总之一句话,曹刿先生极有可能是一位情商远远低于智商的人。也许他只适合生活于民间,不适合当高官。

又或者,曹刿自一步登入大夫之列后,还想再进步。但他为人过于直率且有点妄自尊大。

这样的能人,在政坛上往往是很危险的。

鲁庄公在战后立即拜曹刿为大夫,后来在其女儿伯姬长大后,嫁女于曹刿。

可以说,鲁庄公是一位仁君明君,也懂得唯才是举。

但曹刿却不守臣道,他目空一切,自认为自己能力超群,应该得到更多的地位。

如统帅全国的军队,或者其他的野心。

但偏偏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终于逼着自己造岳父大人的反。

果然,二十年后,即公元前665年,史料记载“曹刿作乱”。

曹刿为何作乱?

没有找到具体的史料记载文字,这里便提供给了写小说的人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嗯,写一部《曹氏孤儿》如何?

讲述一位伟大的将军,受不白之冤而被流放,并遭公主地位妻子家族的迫害。

最终在流放地获得辛苦的爱情,却被追杀,留下曹氏孤儿。

最终历尽万般苦难,曹氏孤儿以一名伟大的杀手形象出现,替父复仇,解救母亲……

只要不使用那些有性丑闻、毒品丑闻、税丑闻之类的演员和导演,也许可能差不多大约会有个不俗的票房哦。

一时脑洞大开,连笔者自己都笑了。

但自长勺之战后,曹刿却不怎么见于鲁国的史料中,这正是因为曹刿后来确实是作乱了。

对于作乱者,鲁国人是不愿意多为他花费笔墨的,这也正是曹刿貌似是鲁国春秋风云里昙花一现般人物的原因。

当然,曹刿作乱的最终结局,就是被镇压,然后被迫流亡。

最后,在异国他乡的莒国告别了人生。

再见了,长勺之战。

再见了,曹刿先生。

鲁国的春秋风云,还有大把的故事要讲,我们还是将舞台的主角交还给鲁庄公吧。

取得对齐长勺之战大胜的鲁庄公志得意满,是的,23岁,意气风发的年龄,有多少事等着寡人去做?!

寡人,就要当一位鲁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明君,要让先祖周公旦建立的鲁国,成就一番春秋霸业!

要成就霸业,当然得扩土拓疆。

先前,齐国先君齐襄公在世时,齐鲁关系交好,甚至两国还联合出兵灭了郕国,郕国原国土并入了鲁国。

但是,由于在拥护齐国新君的问题上鲁国选错了边,齐鲁交恶,两国爆发了一场乾时之战。

鲁国大败,被齐国夺取了汾阳之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