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不明不清 > 第24章 新式自鸣钟

第24章 新式自鸣钟(1/2)

目录

如果此时洪涛能把对这件事的观察、分析和理解都写下来交给万历皇帝看,说不定可以大大缓解父子之间的感情隔阂,毕竟雪中送炭是最容易让人动情的。

可他一个字也没写,一句相关的话都没说,好似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整天窝在东宫里盯着匠人们叮叮当当,要不就去文华殿和李之藻嘀嘀咕咕。

顺便说一句,瓷工暴动引发的矿税大争吵已经波及到了东宫。连续十多天负责给太子上课的大学士、编纂们轮番告假,估计全在琢磨怎么上疏逼皇帝就范,谁还有心思去给个糊涂太子讲课。

这倒是便宜了李之藻,他属于少数不参与此类事情的官员,自打看到洪涛画的望远镜图纸,又回去问过了利玛窦之后,恨不得天天来文华殿听太子讲解该如何制作此物。

“光靠水晶磨制镜片耗费颇多,员外郎可知玻璃?”望远镜的制造工艺并不难,但物镜和目镜的曲度计算和磨制工艺在这个时代却是非常难。

在计算方面李之藻的数术基础很好,略加点拨就能触类旁通,但在镜片制造方面洪涛就毫无办法了,总不能再编瞎话糊弄皇帝,让他同意自己在东宫里建个玻璃窑,所以重点还是开发李之藻的能力,由他代自己去做。

“西泰先生贡献之物中亦有玻璃,臣见过,色彩艳丽质地细腻。”对于玻璃李之藻并不陌生,利玛窦携带的礼物中包括了一架万筒,很是神奇。

“无色透明超过水晶的玻璃可见过?”是不该陌生,明朝会烧造类似琉璃的玩意,再加上各国朝贡,各色玻璃器具虽然贵重也不算罕见。但洪涛说的不是有色玻璃,而是无色玻璃。

“恕臣愚钝,不曾见过殿下所云之物……”李之藻都听傻了,难道说水晶还不够晶莹剔透,更透明的玻璃该是什么样子呢?

与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相比,时间工坊制造的产品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要更胜一筹。外表,对方是鎏金的,这个是k金的,里面掺了红铜。不光金子含量高还耐磨,怎么把玩也不会掉色露胎。

而k金质地软硬适当,非常适合錾刻纹,金银作工匠们一听说是要献给陛下的,三个四五十岁的宦官废寝忘食干了四天多,居然把冕服上的十二章全刻在了外壳上。

“千岁爷,陈公公亲自来了!”不到两刻钟,王安又急急慌慌的回来了,两手空空,但不是一个人。

当然了,未料胜先料败是必须的。假如陈矩真的拒腐蚀永不沾,自己就当啥也没说,双方都没什么损失。即便让万历皇帝知道了也容易推脱,做梦嘛,胡思乱想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

李之藻做为工部官员,想必有办法也有条件去做其中的部分环节,比如筛选石英砂、制备无水芒硝、寻找滑石、铅丹。

“陈公公不必多礼,正堂请!”洪涛回了礼带头向正殿走去。

“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陈矩见过太子殿下……”陈矩果然来了,手里捧着装自鸣钟的锦盒进院就拜。

“这……该是西番进献的玻璃杯吧?”

“本宫有个法子把此物做出来,可苦于困在宫中无法实施。”说了半天这句才是真话,洪涛没法在宫里造玻璃窑。烧造无色透明的玻璃也不仅仅是一座窑可以完成的,从燃料到配料都需要一系列加工流程,是个小产业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