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03章 流言满城拘押入狱

第003章 流言满城拘押入狱(1/2)

目录

日近黄昏,苏良回到了家。

一路上。

他都没想明白到底是谁要陷害他。

他初来汴京,莫说得罪人,就连熟人都没有几个。

如果非要找个理由。

那恐怕就是有人以为他是新党,故而在将这些馆阁才俊一锅端的同时,顺便也为他罗织了个罪名。

入夜。

苏良出门吃了碗面,突然想起一人,然后奔往朱雀门东的麦秸巷。

麦秸巷内。

有一家毫不起眼的书铺,名为:刘记书铺。

书铺掌柜,人送外号:刘长耳。

此书铺,看似只售卖圣贤书籍、笔墨纸砚这类寻常之物。

其实真正的盈利买卖是民间小报。

汴京城内,出版民间小报者有大几十家。

大多都是无名黑作坊。

因内容一旦涉及朝政机密,惩罚甚重。

不过,小报对朝廷邸报内容有传播作用,也是底层官吏和百姓了解时事的一個窗口。

故而朝廷对民间小报的管制时严时松。

此行当甚是暴利。

现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

两府三司、部、寺、监、知杂司、进奏院等衙门几乎都有吏员充当贩卖信息的探子。

御史们风闻奏事的情报,有一部分便是来自小报。

苏良知晓这位刘长耳的小报买卖,乃是来自察院书写人老洪的介绍。

他径直走到柜台前,看向一位身穿灰衫,脖子上挂着一块八卦图木牌的山羊须中年人,问道:“可是刘掌柜?”

刘长耳微微点头,笑问道:“客官,要买些什么?”

“我是察院书写人老洪的朋友,想打听一些事情。”

“里面请!”

刘长耳拉长声音,脸上的笑容灿烂起来。

卖消息可比卖书赚钱多。

少顷。

二人来到后方的茶室中。

刘长耳笑着说道:“你既然是老洪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朋友,给你便宜一些!”

“我想打听一个女子,她是个歌伎,名为秋娘,昨晚还在清风楼为苏舜钦、刘巽等一众官员跳舞,我想知晓她与汴京城哪些官员有来往?”

听到此话,刘长耳突然打量起苏良。

“你是监察御史里行苏良吧!”

“你……你怎么知道?”

苏良没想到对方一下子就猜中了他的身份。

“察院老洪的朋友,二十来岁,又来问询进奏院宴饮之事,不难猜,不难猜!”

刘长耳盘着手里的八卦图木牌,一脸兴奋地问道:“我很欣赏你那篇《懒官疏》,秋娘称昨晚与伱有欢合之举,到底是不是真的?”

刘长耳一脸八卦的表情。

苏良没想到对方知晓的这么多,当即黑脸道:“纯属造谣!是你问我还是我问你?”

刘长耳放下好奇心,伸出一根手指。

“一贯钱。只需一贯钱,我立即就告知你歌伎秋娘与哪位官员有来往!”

苏良出门前,知晓要花钱,故而随身带了两贯钱。

他将一贯钱放在桌子上。

刘长耳收起钱,当即爽快地吐出五个字:“枢密使夏竦。”

“近年来,夏竦培养了数十名歌伎,那秋娘便是他的人,若秋娘所言为假,那定然是夏竦指使的。”

“夏竦?我与夏枢相并不相识,他为何会诬陷我一个后辈?”苏良一脸不解。

刘长耳顿时笑了。

“我知道!”

“为何?”

“一贯钱。”刘长耳伸出一根手指。

啪!

苏良面色焦急,将仅剩的一贯钱也放在桌上。

“因为你的《懒官疏》呗!此文章传到汴京时,百姓们都以为是骂夏竦的。自从夏竦兵败西夏后,便成了百姓心中的懒官代表。估计就连夏竦都以为你骂了他,夏竦心胸狭窄,锱铢必较,寻到这个机会,自然要栽赃你!”

“见过捡钱的,还没见过捡骂的!”苏良有些无语,没想到自己无意中就得罪了当朝枢相。

他细思极恐。

如果真是如此,那此事一定会被人推波助澜,闹得越来越大,官家定会下令严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