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落难情缘 > 819章 诵坛经(2)

819章 诵坛经(2)(2/2)

目录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成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净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无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觉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一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