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民法医 > 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二现场

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二现场(2/2)

目录

“哦,被移过的?”江远果然来了点兴趣,吃了口肉,道:“细说说。”

“是。”王传星发现第一起案件就引起了江远的兴趣,大为振奋,道:“尸块总重量大约40公斤,发现前两天,当地正好有大雨,台河涨潮,所以,初期怀疑是江水将一部分尸块给冲走了,但打捞无果。”

唐佳此时已将案件相关的内部页面打开了,放在PAD里,展示给江远看,道:“尸块里没找到头颅,指纹等关键信息也没有。长阳市局提取了DNA,没有比中。”

“就是说,尸源都没能确定?”江远并不意外的点点头,这要是确定了,估计也不会找过来了。

“是,尸块腐败程度较高,又是在草丛中发现的,基本没有随身的衣物,加上大雨……”唐佳说着说着,眉头皱了起来:“这个案子,难度应该很大吧。咱们要接吗?”

“要相信犯罪嫌疑人的智慧。弃尸在河边草丛里的犯罪嫌疑人,不会太专业的。”江远隔空说了一句,再笑笑道:“你帮我翻一下图片。”

江远说着低头大吃一口面,再抬头看唐佳给自己一页页的翻着现场的图片。

现场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狼藉。当然,大部分的现场都是这样,要单人处理100多斤的同类,想要优雅是不太可能的,只能是一片狼藉。

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在于,现场只有一些头颅大小,或者两个头颅大小的尸块,说明凶手的体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切分的也很细致。

再跟上一起案件简单的联系一下,猜想这个案件有两名凶手的概率就很低了。有两名凶手反而不必将尸体切的这么细碎,因为两人相对容易搬运尸体,反而是将尸体切的这么小的话,油乎乎黏兮兮的,都没个抓手的地方。

就算是两个头那么大的尸块,其实也需要两只手来抱了。想象自家买肉买这么大一块的话,丢袋子里都得勒的手疼。

江远一边看一边吃面,几筷子将面吃光了,再夹着肉,问:“有凶器和包装物吗?”

“没有凶器,现场有找到一些布条和纤维袋,上面沾染有血迹,初步确定是包装物。”王传星手里也拿着PAD,此时立即翻到相应的照片,展示给江远看。

第一张图就是对着尸块所在地方的远景照片,可以看到有五个绿色和蓝色的纤维袋半淹在泥水中。

王传星道:“涨潮把一些尸块给弄走了,但散落的纤维袋里面灌进去了泥沙,反而淤在了边上。”

“上家查过了吧。怎么说?”

“都是比较普通的编织袋,市场上的用量很大,暂时没什么结论。”

“袋子做微量痕迹,多取点。尸块也是,每个尸块都DNA,确保是同一个人的。”江远吸溜吸溜的开始喝汤。

昌勒市局的案子带给他的经验就是,能用的高科技还是要尽可能的拉满的。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刚到宁台县时的小卡拉米了,黄强民的要价也不再是一辆二手车就能抵扣的了。

所以,他如今面对的案件和案件的辖区警局,根本不在乎一次几百块的检测费用了。

当然,表面上他们还是在乎的,但内心里,大家已经能够认同这种有点靡费的开销了。跟破案相比,跟江远领衔侦办的案件相比,这种检测开销也实在不算什么了。

这就好像病人好不容易通过身边的强力人士,联系到了某某专家的医疗团队,并入院治疗,虽然他内心中希望治疗花费低一点,但对于医疗队开出来的检查项目,他是绝不会提出异议的,也不应该提出有异议。

江远也是有意识的将这种检查前置。微量物证本来就比较费时间,不必等他到了再做。

而就这个案子来说,一地西瓜大的尸块,又没有比中DNA,那能用得上的东西就已经非常少了,微量物证几乎是必用的。

王传星也是毫不意外的应了,一边记录一边道:“我跟他们沟通一下,微量物证的点多取一些。不过这样的话,编织袋估计要被剪烂了。”

“有logo的地方多拍照,剪破了就剪破了吧。”江远只点点头。物证也是有损耗的,对物证的检查,就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对物证的损耗,但这是一体两面的事情,既要又要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江远,也只能接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